1、玻璃茶具
一般都是采用全透明的玻璃材質制作的,使用玻璃茶具泡茶可以直接觀賞到泡茶的過程,而且玻璃茶具沒有氣孔,可以讓茶葉的氣味保留,玻璃茶具相比價格而言,要便宜,同時很多朋友們也喜歡此類材質的茶具。
2、玻璃酒具
喝紅酒的時候,用到的器皿肯定是玻璃杯,那么玻璃杯里也有啤酒玻璃杯、和高腳杯以及白酒玻璃杯等很多類型,玻璃材質的酒具不僅外觀材質好看外,還可以凝聚酒香,同時可以觀賞氣泡以及掛杯,在光線照耀下,很有光澤感。
生活中家庭用到的日用玻璃器皿,教你如何選購
3、水晶玻璃醒酒器
有了酒杯之外,肯定是要搭配一個水晶玻璃醒酒器的,很多朋友不醒酒就直接倒著喝紅酒,那樣體驗感很不好,實際醒酒器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加快紅酒的氧化,讓你感受到這杯美酒的不一樣。
4、玻璃餐具
玻璃餐具我們家里是隨處可見到的,這種餐具都會經過高溫處理,放食物的話就會很放心,而且餐具外形美觀,清洗相比其他材質要容易很多。
5、其他玻璃器皿
玻璃果盤、玻璃煙灰缸、玻璃泡菜壇、玻璃鍋、玻璃缸等。
1、吸管:用于吸取少量液體,常用的吸管為0.1刻度1mL及1.0刻度的10mL吸管。
2、培養(yǎng)皿:為硬質玻璃雙碟,常用于分離培養(yǎng),蓋與底大小應合適,常用規(guī)格為90mm。
3、三角燒瓶與廣口瓶:多用于盛培養(yǎng)基及配制溶液,常用的規(guī)格有250mL、500mL、1000mL。
4、燒杯:供盛液或煮沸用,常用的規(guī)格為100mL、250mL、500mL、1000mL。
5、量筒:用于液體測量,常用規(guī)格為100mL、250mL、1000mL。
6、試管:用于細菌培養(yǎng),有多種規(guī)格玻璃器皿。
7、載玻片蓋玻片:細菌涂片觀察用。
8、試劑瓶:裝試劑用,常用棕色避光。
1、材質要純凈
玻璃材質不純,玻璃飲具上便會有紋、有泡或有砂。
(1)紋
指玻璃體表面出現(xiàn)條紋。粗紋手摸能感覺到,細紋要對著光才能看出。
(2)泡
指玻璃體內因包裹空氣而形成的小空洞,按形成原因可以分為料泡和操作泡兩種。料泡居于玻璃體內比較深的地方,從外面看去像小圓圈。操作泡比較外露,有的如魚眼凸起,輕輕一戳就會穿洞;有的像水果上的小疤也很容易層層剝落。
(3)砂
指嵌在玻璃體內沒有溶化的白色粒狀的硅砂,也泛指其他顆粒狀雜質。當砂嵌在比較厚的底部或在拉絲套色的掩蓋下時,是比較難發(fā)現(xiàn)的。由于砂與玻璃的組成不同,膨脹系數不同,所以,稍有碰撞就與玻璃體脫開,造成玻璃開裂;有時雖然沒有碰撞,但因為溫度變化,砂也會與玻璃體脫開,引起玻璃自動炸裂。
2、厚度要一致
即飲具各部位玻璃材料的分布要勻稱。挑選時,將飲具對光觀察,如果各處光感一致,渾然一體,則說明厚度一致;如果各處明暗差別太大,則說明厚度不一致。如杯子的肩部過薄,一般是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但對光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過薄的地方過于透亮。不同用途的飲具對厚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茶具宜薄些,而酒具、冷飲具就可以稍厚些。一般飲具的底部應該稍厚些,但過厚則傳熱慢,遇熱容易開裂;四壁應該比底部稍薄,但過薄則強度太低,不結實。挑選時,從外側面看去,底部應該呈水平,而不能是斜坡或鍋底狀;用手指輕彈四壁,應該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3、外型要美觀
造型不標準的現(xiàn)象大體有四類
(1)表面不光滑,機制的有冷模印痕,吹制的有擠料與氣眼印痕等。
(2)將飲具對光觀察,可以看到刀刻一樣的、與整個容器對光的折射有區(qū)別的痕印、裂痕。
(3)幾何形狀不正,該圓不圓,該平不平,該直不直。
(4)壺上的蓋杯套在壺頸上太松或太緊,或太吊而不落到壺肩,以及同一套飲具,壺、杯、盤等形狀不協(xié)調,藝術風格不一致等。玻璃制品不標準,不光影響外觀,而且容易損壞。
1、準備材料
制作玻璃器皿的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硼酸等,按配比把這些材料進行配置,在配置之后,再進行混合攪拌均勻。
2、加工材料
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工,形成玻璃液體。而加工玻璃原料的時候,需要在爐內進行加熱,所以玻璃的熔制爐是坩堝。 大部分的工廠在用火焰加熱,也有一部分的工廠在用電流加熱,用電流加熱的爐叫做電熔窯。
3、成型
要將熔制好的液體轉換成固體,就必須要在一定的溫度之間,這就是一個冷卻的過程。所以玻璃由原材料到液體轉換為固體。而形成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人工吹制,一種是機械制作。
(1)人工吹制需拿一根管來吹,挑起一團玻璃,放入模具中,一邊轉一邊吹。這個時候主要可以形成玻璃瓶、玻璃球、玻璃泡。在吹成小泡后,需要另一個工人用頂盤黏住,兩個人配合用來制造玻璃管或者玻璃棒。
(2)其次壓制,挑一團玻璃,用剪刀把它剪下,放到模具凹模中,再用凸模來壓制,主要制作玻璃杯等。最后自由成形,一般是制作工藝品或者醒酒器會使用到,難度系數比較高。
4、退火
在玻璃杯制作好之后需要進行退火,因為玻璃在成形的過程中受到了溫度的變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熱應力,而這種熱應力會降低玻璃的穩(wěn)定性。如果直接冷卻之后會在運輸、使用中自行破裂,為了消除這種熱應力,在成型之后玻璃器皿需要進行退火,退火是在一定的溫度內進行保值。
1、剛購買回來的玻璃器皿用清水沖洗后,放在鍋里,以約10:1的比例兌換水和醋,充分浸泡蒸煮,這樣可以去除玻璃上絕大部分有害物質。
2、如果擔心玻璃器皿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在清洗時可以將器皿放入醋水里泡一下,讓微量元素析出來。
3、新玻璃器皿清洗前在水槽底部墊上橡膠水池墊或毛巾,避免金屬刮花玻璃。裝飾類的玻璃器皿用軟刷去除縫隙中的污垢。難以去除的污漬可用檸檬片或者醋溶液清洗,切忌用金屬質清潔球大力擦洗。
4、清洗污漬重或口小底大的玻璃器皿,可將其灌上水,再將一杯氨水或醋加入其中,浸泡一夜。
5、如果玻璃器皿上沉積了一層褐色茶垢,可用抹布蘸少量牙膏或小蘇打水輕輕擦洗;如果是被煙熏后留下痕跡,則用濕布蘸醋擦洗或者是用醋和食鹽混合后擦洗。
1、用水刷洗:使用用于各種形狀儀器的毛刷,如試管刷、瓶刷、滴定管刷等。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儀器,用水沖去可溶性物質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塵。
2、用合成洗滌水刷洗:市售的餐具洗滌靈是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制成1—2%的水溶液,也可用5%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儀器,它們都有較強的去污能力,必要時可溫熱或短時間浸泡。
3、洗滌的儀器倒置時,水流出后,器壁應不掛小水珠。至此再用少許純水沖儀器三次,洗去自來水帶來的雜質,即可使用。
玻璃器皿的滅菌方法一般是物理方法,常用的是干熱滅菌法和濕熱滅菌法兩種:
1、干熱滅菌
利用恒溫干燥箱內120oC-150oC的高熱,持續(xù)90-120分鐘,從而殺死細菌和芽孢,用此方法滅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貯存。除了恒溫干燥箱外,酒精燈火焰燒灼滅菌法也屬于干熱滅菌法的一種,在實驗過程中有時會用酒精燈火焰對玻璃器皿口緣進行補充滅菌。
2、濕熱滅菌
又稱高壓蒸汽滅菌法,是用高壓蒸汽以及在蒸汽環(huán)境中存在的潛熱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而使微生物死亡,一般在高壓蒸汽滅菌器內進行,蒸汽壓力調整為1.0-1.1kg/cm2,維持20-30分鐘即可殺滅細菌。除了高壓蒸汽滅菌器,濕熱滅菌法還有煮沸滅菌法、巴氏消毒法、流通蒸汽滅菌法及間歇蒸汽滅菌法。
對于一般無水要求的實驗,只需將儀器倒置晾干便可使用;而對于無水的實驗,則需將儀器置烘箱中或熱氣流烘干器上烘干。若需急用,可將洗凈的儀器用少量乙醇或丙酮蕩洗,再用吹風機吹干。必須特別指出的是,無論用何種方法干燥的儀器,都必須讓儀器冷至室溫時才能取出,否則熱的儀器騾冷時,水氣將在器壁上凝聚。;
不急等用的玻璃儀器,可在蒸餾水沖洗后在無塵處倒置處控去水分,讓它自然干燥??捎冒灿心踞數募茏踊驇в型笟庋鄣牟AЧ癜卜挪Ax器。
玻璃器皿能否放進微波爐加熱,要看該玻璃器皿是何材質。如果是普通玻璃杯,那么就不能在烤箱、微波爐中使用。因為普通玻璃杯的耐熱能力不好,急速加熱有可能使玻璃杯炸裂。
普通玻璃和鋼化玻璃在高溫下會爆裂,要小心;如果帶橡膠或者塑料部件的,建議不要放,高硼玻璃耐高溫可以放。
一般購買的時候會有說明是耐熱玻璃或者玻璃烤盤的都可以,有些玻璃的容器會有可以放烤箱的標記,按照這個來最保險。
玻璃器皿可以放在鍋上蒸。蒸鍋里的溫度不會超過170℃,而玻璃器皿的軟化溫度范圍在300-500℃,所以玻璃器皿可以放在鍋上蒸。
可以帶,單獨的玻璃器皿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托運,包裝好一點就可以了,不是禁止隨身攜帶和托運的物品。
玻璃器皿是不可以熬中藥的,中藥材中有酸性物質,酸性物質會與夾層玻璃產生化學變化,熬中藥要用專用型的砂鍋或者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