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肉松餅是由優(yōu)質肉松和面皮經(jīng)過一定的工藝制作而成,味道可口鮮美,可及時速食。肉松或稱肉絨,是用豬的瘦肉或魚肉、雞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的,肉松是亞洲常見的小吃,在中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很常見。一般的肉松都是磨成了末狀物,適合兒童食用。將肉松拌進粥里或蘸鏝頭食用。
金絲肉松餅的歷史
相傳肉松是一位官廚因補錯救急而發(fā)明的。大清咸豐六年(1856年),福建鹽運使劉步溪的廚師林鼎鼎于大宴失手,烹調(diào)時不慎把豬肉煮得太爛,機靈而不失沉穩(wěn)的他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加入各種配料炒制成肉絲粉末端上席去。主客品嘗之后舉桌轟動皆嘆為驚奇,以致每逢宴客肉松必不可少。后來,林鼎鼎辭去官廚回家開設店鋪,專門制作油酥肉松,并持起“鼎有日”招牌,意為“鼎中日日有”,風靡榕城,作為貢品從而香飄全國。光緒年間,其后人輾轉移居寧德福安,并與鄰里游氏結為至交。游氏在坊間經(jīng)營一家手工餅鋪。有一天,林氏用獨家秘制的肉松招待游氏,引起游氏的突發(fā)奇想,若是將肉松與自家的綠豆餅結合或許別具一番風味?于是兩摯友推心置腹談了一夜,終于促成了肉松餅的誕生。